门诊抗菌药使用率显著下降
大医院门诊患者扎堆挂吊瓶的现象,如今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已不存在。该院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初取消门诊输液至今,该院门诊抗菌类药物的使用率从2013年的11%~13%下降到现在的7%.
根据“能口服的就不注射,能注射的就不输液”的安全用药原则,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于2013年9月正式取消所有门诊静脉用药,门诊医生在信息系统中不能开具静脉输液针剂,只有急诊科和住院部医生才有此权限。门诊医生在接诊时,患者因病情需要确实应输液的,转入急诊进行输液治疗,病情严重的转往住院部。
记者近日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楼门诊部看到,原本可容纳30多人打吊瓶的输液室,如今变为只有5张输液椅和6个床位的留观室,6名留院观察的急诊患者正安静地输液。该院一位门诊医生说,由于患者普遍存在输液见效快的观念,现在还是会碰到因感冒发烧强烈要求输液的患者,“这时候,医生就会花时间耐心地解释”。
该院药学部主任陆社桂说,取消门诊输液是为了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减轻患者医药负担。输液时,药液直接进入人体血液系统,在所有用药方式中是风险最大的;从费用上看,使用头孢这样常见的药物,输液3天的费用是口服药的3倍~4倍。
该院医务科科长杨维兰说,取消门诊输液的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认为输液治疗效果快的认识误区,引导患者回归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小病在社区、疑难疾病去大医院的分级诊疗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