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适应征、禁忌症、用药剂量及时间
1.适应证 指某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所能治疗的疾病范围,一般在药品的说明书中有明确说明。药品说明书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对于合理使用药物具有指导作用,是医师、药师指导患者用药的重要依据,特别要关注药物的慎用、禁用、注意事项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超适应证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证不在药品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很多在临床广泛使用、疗效确切药品的使用方法由于各种原因未被添加进药品说明书。
2.禁忌证 适应证的反义词。指不适宜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的疾病或情况,或使用后反而有害。如妊娠妇女禁忌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3.药物剂量 即每次用药的量,药物的不同剂量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出现最佳治疗作用的剂量叫做治疗量,即“常用量”。“最大治疗量”或“极量”是指超过这一剂量就可能出现中毒反应的剂量。“中毒量”是可引起中毒的剂量。“致死量”是引起死亡的剂量。药物剂量通常指一个范围,可因年龄、体重对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等不同,剂量也有差异。
4.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 不同剂型的药物其吸收量或吸收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口服缓/控释片、泡腾片在剂量、药动学、辅料、工艺等方面与普通制剂有所不同,应用时应特别注意。缓/控释制剂的服用间隔时间一般为 12 小时或者 24 小时,应固定给药时间,注意不要漏服,也不要随意增加剂量。所有缓/控释制剂需整片(粒)吞服,不可咀嚼或研碎服用,能否掰开取决于具体的制备工艺。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片上是否有刻痕或中线来判断是否可以掰开服用,但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询问医师或药师以正确用药。泡腾片分为口服和外用制剂。口服泡腾片含有大量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应使用 40℃左右的温开水现喝现泡,等片剂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外用泡腾片不需用水冲泡,刺激性大,若误服,危害性大,使用前应仔细查看说明书。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给药途径可影响药效的强弱和起效快慢,某些情况还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作用,如硫酸镁口服产生导泻和利胆作用,而注射给药却产生镇静和降压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速度快慢的影响如下: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黏膜给药>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5.服药时间每日一次,缩写(q.d.),应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例如:激素、缓控释制剂的降压药物。每日二次,缩写(b.i.d.),一般为早上 8 点和下午 4 点各服用一次,为保证血药浓度稳定,可间隔 12 小时服用(q.12h.)。每日三次,缩写(t.i.d.),一般三餐前后服用,有些药物因药理作用特点、剂型特点等不同,会在说明书中标注餐前、餐中或餐后服药。例如:降糖药物格列喹酮餐前服用、二甲双胍普通制剂和缓释制剂随餐服用、肠溶制剂餐前服用。对于抗癫痫药物,应严格每 8 小时(平均间隔时间)服用一次(q.8h.),以保证血液中有足够的药物浓度。每日四次,缩写(q.i.d.),一般为早、中、晚、睡前四次。每周一次,缩写(q.w.)。例如: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 70mg/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甲氨蝶呤 5mg,每周一次。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