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起病缓慢,约有1/5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在查体或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就诊时发现。
2.病理改变
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病理变化。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脏、血管改变:①心室肥厚、扩大;②全身小动脉改变:管腔内经缩小、壁腔比值增加,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缺血。
3.并发症
主要受累的靶器官是脑、心、肾、眼,损伤后出现相应表现。
(1)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主要表现有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伴有动脉痉挛和累及靶器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官缺血症状。
诱因常是紧张、劳累、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用降压药等。
(2)高血压脑病:重症高血压患者易发生。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的严重头疼、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3)脑血管病:脑出血为原发性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他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腔隙性脑梗死等。
四、高血压患者治疗原则
(一)改善生活行为
1.低热量、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饮食,减轻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
2.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心衰的患者不超过5g。
3.补充钙和钾,每日食用新鲜蔬菜400~500g,牛奶500ml,可以补充钾1000mg和钙400mg。
4.减少摄入脂肪、胆固醇,脂肪量应控制在膳食总热量<25%。
5.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50g乙醇的量。
6.高血压初期可选择低、中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步行。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兴奋。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主要作用是利钠排水,使细胞外液容量降低,血压下降。常用呋塞米,主要不良反应有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2.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常用美托洛尔,主要不良反应有负性肌力作用、心动过缓和支气管收缩,阻塞性支气管疾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CCB)主要作用是舒张血管平滑肌。常用硝苯地平、维拉帕米。主要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头痛,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出现胫前水肿。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用卡托普利,主要不良反应有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常用氯沙坦、缬沙坦,可以避免ACE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