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疾病,发生在大、中动脉,累及腹主 动脉及其远端主干动脉时,可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 45 岁以上,发病率有增高 趋势。往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性病变。
【病因和病理】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是高危因素。主要 病理表现为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中膜变性或钙化,伴或不伴继发血栓形成,最终使管腔狭窄,甚至 完全闭塞。血栓或斑块脱落,可造成远端动脉栓塞。
【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与病程进展、下肢动脉狭窄及侧支代偿的程度相关。早期症状为病肢 冷感、苍白,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病变局限在主-髂动脉者,疼痛在臀、髋和股部,可伴有阳痿;累及 股-腘动脉时,疼痛在小腿肌群。后期,病肢皮温明显降低,色泽苍白或发绀,出现静息痛,肢体远端缺 血性溃疡或坏疽。病肢的股、腘、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扪及。
【检查】
鉴于本病为全身性疾病,应作详细检查,包括血脂测定,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与血管 的检查及眼底检查。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及病情评估。
1. 一般检查 四肢和颈部动脉触诊及听诊,记录间歇性跛行时间与距离,对比测定双侧肢体对 应部位皮温差异,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 试验)。
2. 特殊检查
(1)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管壁厚度、狭窄程度、有无附壁血栓及测定流速。对比同一肢体不同节 段或双侧肢体同一平面的动脉压,如差异超过 20~30mmHg,提示压力降低侧存在动脉阻塞性改变。 计算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即踝部动脉压与较高一侧肱动脉压比值,正常值为 0.9~ 1.3,<0.9 提示动脉缺血,<0.4 提示严重缺血。血管严重钙化的病人 ABI 值可失真。
(2)动脉造影:DSA、MRA 与 CTA 等,能显示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范围、侧支及阻塞远端流出 道的情况,以确定诊断,指导治疗。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