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外科学 > 周围血管损伤--治疗和术后
周围血管损伤--治疗和术后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小强 2025-11-21 20:45:28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周围血管损伤--治疗和术后

  【治疗】

血管损伤的处理包括急救止血及手术处理两个方面。

  1. 急救止血 创口垫以纱布后加压包扎止血;创伤近端用止血带或空气止血带压迫止血,必须 记录时间以便定时放松;损伤血管显露于创口时可用血管钳或无损伤血管钳钳夹止血。在出血未控 制前,不宜将血压升得过高,以免加重出血。

  2. 手术处理 基本原则为:止血清创,处理损伤血管。

  (1)止血清创:用无损伤血管钳钳夹,或经血管断端插入 Fogarty 导管并充盈球囊阻断血流。修 剪无活力的血管壁,清除血管腔内的血栓、组织碎片及异物。

  (2)处理损伤血管:主干动、静脉损伤在病情和技术条件允许时,应积极争取修复。对于非主干 动、静脉损伤,或病人不可能耐受血管重建术等情况,可结扎损伤的血管。损伤血管修复包括手术重 建和腔内治疗。手术重建方法如下:①侧壁缝合术,适用于创缘整齐的血管裂伤。②补片成形术,直 接缝合可能造成管腔狭窄的,应取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 生物补片修补血管破口。③端端吻合术,适 用于经清创后血管缺损短于 2cm 者。④血管移植术,血管缺损长于 2cm 者,可行自体静脉或人工血 管移植。有严重污染者,应尽可能取用自体静脉。⑤解剖外动脉旁路,适用于创面污染严重、无法在 原位行动脉重建者。合并骨折时,如肢体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宜先修复损伤血管。血管腔内治疗主要 包括栓塞和覆膜支架修复等,适用于外周动脉出血、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等。

  【术后观察及处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血供情况,超声定期检测,如发现吻合口狭窄或远端血管阻 塞,需视情况予以纠正。如出现肢体剧痛、明显肿胀以及感觉和运动障碍,且有无法解释的发热和心 率加快,应考虑骨筋膜隔室综合征可能,及时作深筋膜切开减压。术中、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每隔 24~48 小时观察创面,一旦发现感染,应早期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