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原则
1.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心病治疗的三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基本手段,同时要强调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的综合治疗。
1)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治疗
(1)抗血小板:除非有禁忌证,所用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 75~150mg/d 治疗。
(2)降脂治疗:控制血脂、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3)β-受体拮抗剂(同下)
2)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治疗: 目的是达到心肌需氧与供氧的平衡。
(1) β-受体拮抗剂:常用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持续、无限期使用。
(2)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常用有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根据症状使用。
(3)钙通道阻滞剂:常用有硝苯地平(控释或缓释剂型)、氨氯地平、硫氮?酮等。根据病情选用。
(4)其他药物:要用于β受体拮抗剂或者钙通道阻滞剂有禁忌、不耐受或者不能控制症状的情况下。①曲美他嗪。②尼可地尔。③伊伐布雷定:是第一个窦房结 If 电流抑制剂,可用于需要减慢窦性心率的稳定型心绞痛。④雷诺嗪。⑤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以“活血化瘀 ”“芳香温通 ”和“祛痰通络 ”法最为常用。
3)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目标<140/90mmHg ,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30/80mmHg;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高脂血症的控制目标依危险分层确定(见本章“血脂异常 ”)。
4)改变生活方式:戒烟(包括被动吸烟)、运动(每天 30~60 分钟适当强度有氧运动),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保持正常体重。
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除稳定型心绞痛的各项治疗措施外,不稳定型心绞痛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使用肝素)治疗,有些患者还需要介入/手术治疗。这些措施需在专科医院进行。具体治疗原则包括:①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常需要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联合使用;②抗凝治疗:使用肝素、防止血栓形成及扩展,避免心肌损伤、坏死;③强化降脂: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④抗心绞痛:硝酸酯类可酌情增加剂量或静脉注射;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口服β受体拮抗剂;⑤RAAS 抑制剂;⑥变异性心绞痛者(发作时出现 ST 段一过性抬高者)使用硫氮?酮,解除冠状动脉痉挛。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