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临床表现及处理
期前收缩(过早搏动、早搏):在基础心律中提前出现的异位心搏是期前收缩。按起源部位分为房性、室性、交界性。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发生在窦性心律基础上的各种早搏,有时心房颤动基础上也会出现室性早搏。
1.房性期前收缩(房早)的常见病因、心电图表现及治疗
(1)常见病因 可由心内、心外疾病引起,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低钾血症,也可见于健康人。
(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可有心悸感,部分患者无症状,仅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听诊特点:在心律规则的基础上,有提前出现的心跳。
(3)心电图:窦性心律的基础上有一个提前出现的、形态有变异的P波,PR>0.12秒,QRS形态与窦性时相同,有时可伴差异性传导,代偿间歇不完全。若提前出现的P 波后无QRS波,为房早未下传。
(4)处理:房早可见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心房增大的患者,也常见于正常人,多数情况下不需药物控制。努力寻找并去除导致房性期前收缩的诱因,如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感染和心肌缺血等。部分患者因心悸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可短期服用镇静剂或小剂量β受体拮抗剂。对有心房颤动或阵发室上速发作史的患者,房早可诱发上述心律失常,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常用药物有β受体拮抗剂、莫雷西嗪、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2.室性早搏(室早)
(1)常见病因: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也可由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 压、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心内心外疾患、药物不良反应或中毒(如洋地黄、抗 肿瘤药、抗精神病药)和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引起。
(2)临床表现:除心悸外,部分患者有颈部不适感,连续出现联律间期较短的室早可使原有心脏病者出现一过性黑矇症状。
(3)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 QRS 波,其前无相关的 P 波;其后的ST 异常;T 波与 QRS 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
(4)处理:初次发现室早的患者应详细检查以除外器质性心脏疾病。①正常心脏的室早多无临床意义,不需长期治疗,但应定期随访。②症状明显的可使用β受体拮抗剂治疗,必要时也可短期口服美西律等药物治疗。③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早需进一步检查判定是否需长期药物治疗。④有室性心动过速病史者出现的室早应给予严格的抗心律失常治疗。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