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中,何为芤脉?其主病为何?
芤脉是中医脉诊中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特征是浮大而中空,如同按压葱管一样。这种脉象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一旦出现往往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具体来说,芤脉的形成机制与血虚有关。当体内血液大量流失或生成不足时,血管内的血容量减少,脉道虽仍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但缺乏实质性的血液支撑,因此触摸时感觉浮大中空。这种脉象常见于急性失血(如外伤出血、妇女崩漏等)或其他导致气血两虚的情况。
在中医理论中,芤脉主要提示以下几种病症:
1. 急性大量失血:如上述提到的外伤后的大出血或妇科急症中的大出血。
2. 严重贫血:长期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型贫血或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 气虚血少:由于脾胃功能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以生血,从而造成气血两亏。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遇到芤脉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急性失血患者应立即止血并补充血容量;而对于慢性贫血者则需调补脾胃、滋阴养血等方法来改善体质。
总之,了解和掌握芤脉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病理状态,对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如何根据症状辨证治疗不寐?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学习中心
手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