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操作指导 > 临床操作指导-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
临床操作指导-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兴菊 2025-11-10 10:56:21

临床操作指导-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

张博士医考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一)左心室增大:

多由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扩张型心肌病和动脉管未闭等引起。左心室增大的方向是向左,向下和向后隆凸。

后前位:左室增大显示左室段延长,心尖向下延伸,可伸入膈下或见于胃泡阴影之内,相反搏动点上移,肺动脉段相对地凹陷,称“主动脉瓣型”心脏。如以左室肥厚为主则显示左下心缘圆隆,心影向左扩大,尤以左室上段隆凸非常显着,称为向心性肥大。

左前斜位:心脏后缘下段向后,向下隆凸,与脊柱阴影重叠,心室间沟向前下方移位。

左侧位:心脏后缘下段向后隆凸,心后间隙缩小和食管前间隙消失。

(二)右心室增大:

右室增大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法乐氏四联症,肺动脉高压及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等。右室增大的方向是向上,向前及向两侧突出,重度右室增大常使心脏向左后旋转。

后前位:右室增大早期显示心腰平直或隆凸,肺动脉段亦凸出,反向搏动点下移,构成“二尖瓣”型心脏,。法乐氏四联症时,因右室肥厚使左室向后、上方移位,心尖上翘,圆隆,构成靴形心。

右前斜位:心前缘肺动脉圆锥部向前隆凸,右室段向前下膨隆,心前间隙缩小或消失。

左前斜位:心前下缘向前隆凸,右室膈面段延长,室间沟向后上移位。

(三)左心房增大:

主要由二尖瓣病变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左心衰竭。此外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亦可引起左房增大。左房增大的方向是向后、向右、向左及向上隆凸。

后前位:左心耳增大时,在左心缘肺动脉段下方有一凸出之弧形影,使左心缘出现四个弧度。左房体部向右膨突,使右心房上部出现另一弧形影,称为“双心房”征。

右前斜位:左心房增大的主要X线表现之一是食管受压、移位。轻度右房增大,食管的前壁有浅压迹。中度增大时,心后间隙变窄,食管受压并向后移位。重度增大时食管明显向后移位,并与脊柱阴影重叠。

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左心房处向后上隆凸,与左主支气管之间透明间隙消失。重度左房增大可压迫左主支气管向后上移位。

(四)右心房增大:

主要见于右心衰竭、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病变。右房增大的方向是向右、向前及向上隆凸。

后前位:右房弧度延长并向右隆凸。根据我们统计的资料右心房/心高比率>0.5有诊断意义。

右前斜位:心后下段向后隆凸,心后间隙变窄,但食管无移位。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上隆凸并延长,有时与其下方右室形成“成角现象”,此征象在左前斜位45o时显示更为明显。

(五)心脏普遍增大(全心增大):

1.非对称性全心增大:多数心脏病早期改变为单个心腔增大,随着病程发展,最终引起全心增大。但由于导致心脏普遍性增大的病因不同,心脏增大的程度也不一致,例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最后引起全心衰竭时,虽显示全心增大,但仍以左房,右室增大明显张博士医考整理。

2.对称性全心增大:由于心肌病引起全心增大,但以心室扩张为主。多见于充血(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等。X线征象为心脏向两侧增大,搏动减弱。此型心肌病与心包积液容易混淆。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