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在免疫治疗中,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几种类型:
1. 阻断受体-配体相互作用 抗体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细胞表面的受体或其相应的配体上,阻止它们之间的正常相互作用。例如,在癌症治疗中,某些肿瘤会过度表达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与T细胞上的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受体结合后可抑制免疫反应。通过使用抗PD-1或抗PD-L1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可以阻断这种相互作用,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2. 诱导细胞凋亡 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结合后,可能触发一系列信号通路导致靶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例如,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B淋巴瘤细胞CD20分子的抗体药物,它能够促使这些细胞自我毁灭而不影响正常组织。
3. 调理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 当抗体与病原体或异常细胞结合时,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识别并吞噬它们;同时也能激活体内补体系统,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导致靶细胞溶解。
4.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 一些抗体药物能够招募自然杀伤细胞等效应细胞,通过Fc段与这些效应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增强它们对已标记靶标的识别和摧毁能力。比如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时就利用了这一机制。
总之,抗体药物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机体免疫力、清除病原微生物或肿瘤细胞。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