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咬伤
犬咬伤
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患病动物唾液中携带的致病病毒可以引发狂犬病。自狂犬咬伤后到 发病可有 10 天到数月的潜伏期,一般为 30~60 天。发病初期时伤口周围麻木、疼痛,渐渐扩散到整 个肢体;继之出现发热、烦躁、易兴奋、乏力、吞咽困难、恐水以及咽喉痉挛,伴流涎、多汗、心率快;最后 出现肌瘫痪、昏迷、循环衰竭而死亡。密切观察伤人的犬兽,并加以隔离,若动物存活 10 日以上,可以 排除狂犬病。【治疗】
1.浅小的伤口可常规消毒处理。深大的伤口应立即清创,清除异物与坏死组织,以生理盐水或 稀释的碘伏液冲洗伤口,再用 3% 过氧化氢液淋洗;伤口应开放引流,原则上不宜作一期缝合。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 500IU,清创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注射狂犬病疫苗 伤后应以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20IU/kg)作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使用
动物源性 RIG,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如试验阳性,应在注射肾上腺素后再给予 RIG。使用人源制剂
的 RIG 时,则不必使用抗过敏药物。采用狂犬病疫苗主动免疫分别于伤后当天和伤后第 3、7、14、28
天各注射一剂,共 5 剂。如曾经接受过全程主动免疫,则咬伤后不需要被动免疫治疗,仅在伤后当天
与第 3 天强化主动免疫各一次。狂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应当加强预防。婴儿可以接种含针对狂犬
病的联合疫苗,对犬应严加管理并施行免疫注射。
上一篇:蛇咬伤
下一篇: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发病机制介绍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