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
蛇可分为无毒蛇和毒蛇两类。无毒蛇咬伤时,皮肤上留下一排或两排细小齿痕,局部稍疼痛,可 起水疱,无全身反应。毒蛇咬伤则仅有一对较大而深的齿痕,通过将蛇毒注入体内,引起严重中毒。 蛇毒是含有多种毒蛋白、溶组织酶以及多肽的复合物,可分为神经毒与血液毒两种。根据所分泌的蛇 毒性质,大致可将毒蛇分为三类:以神经毒为主的金环蛇、银环蛇等;以血液毒为主的竹叶青、蝰蛇等; 以混合毒为主的眼镜王蛇、眼镜蛇等。
【临床表现】
毒蛇咬伤后,一般局部留有齿痕,伴有疼痛和肿胀。肿胀蔓延迅速,淋巴结肿大,皮 肤出现血疱、瘀斑甚至局部组织坏死。病人出现发热恶寒、烦躁不安、头晕目眩、言语不清、肌肉震颤、 恶心呕吐、肢体弛缓性瘫痪、呼吸困难、口周感觉异常等症状,最后导致循环、呼吸衰竭。部分病人可 因广泛的毛细血管渗漏而发生肺水肿、低血压、心律失常;出现皮肤黏膜及伤口出血、血尿、尿少、肾功 能不全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肌 酐、肌酐磷酸激酶增高,肌红蛋白尿等异常改变。
【治疗】
使毒液迅速排出,阻止毒液吸收和扩散是治疗的关键。不能辨别是否为毒蛇咬伤时,应 先按毒蛇咬伤紧急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急救措施毒蛇咬伤后应当避免奔跑,立即以布带等物绑扎伤肢的近心端,然后用手挤压 伤口周围,将毒液排出。绑扎后每隔 30 分钟松解一次,每次 1~2 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而造成 组织坏死。用 0.05%高锰酸钾液或 3%过氧化氢液冲洗伤口,拔出残留的毒蛇牙,伤口较深者切 开真皮层少许,或在肿胀处以三棱针平刺皮肤层,接着用拔罐法或吸乳器抽吸,促使部分毒液排 出。血液毒类毒蛇咬伤后可短期内造成凝血功能严重受损,若发现牙痕伤口出血不止,则忌切开 伤口。 蛋白酶有直接解蛇毒作用,可取 2 000~6 000IU 加于 0.05%普鲁卡因注射液或注射用水 10~20ml 中,封闭伤口外周或近侧,必要时 12~24 小时后再用一次。
2.?解毒药物①蛇药是治疗毒蛇咬伤有效的中成药。此外,一部分新鲜草药也对毒蛇咬伤有效;②抗蛇毒血清有单价和多价两种,对于已知蛇类咬伤可用针对性强的单价血清,否则使用多价血 清。用前须作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注射法。
3.?其他疗法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菌药物防治感染。针对有出血倾向、休克、肾功能不 全等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必要时输注血浆、红细胞。出现呼吸困难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 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注意保护各种脏器功能。临床检查应重视神经、心血管与血液系统改变,区 分神经毒与血液毒对于治疗有指导意义。此外,治疗中应避免使用中枢神经抑制药、肌肉松弛药(简 称肌松药)、肾上腺素和抗凝药。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