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非冻结性冻伤
冻伤(frostbite,cold injury)是指人体或局部长时暴露于低温环境中引起的组织损伤,包括:由冰 点以下低温造成的损伤,称为冻结性冻伤(freezing cold injury);冰点以上低温加潮湿环境造成的损伤, 称非冻结性冻伤(non-freezing cold injury)。
一、非冻结性冻伤
人体或局部连续暴露或浸渍于 10℃以下至冰点以上低温 24~48 小时,会导致非冻结性损伤。 在低温潮湿环境中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流滞缓,细胞出现缺氧、代谢障碍,久之可使细胞变性、坏 死。局部复温时,也因缺血再灌注而加重损伤。 非冻结性冻伤包括冻疮、战壕足、水浸足(手)等。手、足、耳廓等暴露及末梢部位是冻疮的好发部 位。战壕足源于战时,是长时间站立在寒冷潮湿的战壕内所致。而水浸足(手)则多见于渔民、海员、 水田劳作以及工程施工人员。患处可因寒冷而僵硬、麻木,复温后则出现灼热、刺痒和疼痛,局部红 肿,也可呈紫红色斑或结节,有时可见水疱,如形成糜烂或溃疡则迁延难愈。严重的战壕足、水浸足可 诱发闭塞性血管病变而出现相应的病理性损伤。 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低温潮湿的环境下,作业人员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用具,擦搓、活动四肢 和身体以及涂抹防冻霜剂可以减轻冻伤程度。冻疮膏可用于尚未发生糜烂、溃疡的冻疮;对已经糜烂 的创面,可在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或湿敷换药。战壕足、水浸足(手)还应该抬高患肢、保持干燥、避 免受压。较严重者酌情服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的药物,有助于减轻组织损伤、加速损伤组 织修复等。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