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性病·高频考点
【考点一】
总论
1.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比例低+最易识别。
2.上报时间: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要求必须在 2h 内上报,其余 24h 内上报。
3.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IgG 含量最多;IgM 最早出现。
【考点二】
病毒性肝炎
1.甲肝传染性最强是:黄疸前期。
2.乙肝是逆转录 DNA 病毒,其它都是 RNA 病毒。
3.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血制品、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4.HbeAg(+):传染性最强,是 HBV 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5.慢性肝炎治疗:①抗病毒,首选核苷酸类(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干扰素;③重型:首选核苷酸类, 不用干扰素。
6.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诊断金标准,判断预后最敏感。
【考点三】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接触史+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三疼(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 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汉坦病毒 IgM(+)。
1.最特异的表现: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确诊检查:血清特异抗体 IgG、IgM 检测。
3.传染源:主要是携带本病毒的啮齿类动物,我国以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及褐家鼠为主。
4.治疗原则:抗病毒(首选利巴韦林)。
【考点四】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史+三大主症(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呼吸衰竭(最严重、主要死因) +特异性 IgM 阳性。
1.乙脑:10 以下儿童+7、8、9 月份+高热、意识障碍。
2.最常受累的是:大脑皮质;最轻的是:脊髓。
3.传染源——猪,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媒介——三带喙库蚊。
4.确诊:脑脊液或血清中找到特异性 IgM。
5.治疗原则:防治高热、抽搐、呼衰和继发感染是关键,主要预防:灭蚊。
【考点五】
钩端螺旋体病(助理不考)
1.临床表现: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急性发热,全身酸痛。
2.肺出血型:最严重,死亡率(死于窒息)最高。
3.黄疸出血型:肾衰——主要死因。
4.流感伤寒型:最常见。
5.确诊: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6.治疗:首选青霉素 G。
7.引起我国雨水、洪水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钩体群是波摩那群。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