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常见哪些病因病机?
血证在中医学中指的是各种出血症状,如鼻衄(鼻出血)、齿衄(牙龈出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引起血证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热盛伤络:热邪过盛可以导致血液运行加速,冲破血管而出血。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伴有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等症状。
2. 阴虚火旺:长期疾病损伤阴液或情绪波动导致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则出现虚火上炎,迫血妄行。此类病人常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的表现。
3. 气不摄血:气为血帅,气血相随。若因劳累过度、大病久病等原因导致脾气虚弱,不能正常统摄血液,则可能出现出血现象。此类型患者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脾虚症状。
4. 瘀阻脉络:瘀血内停,阻碍新血生成及运行,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出血。临床上可见于跌打损伤后遗症或者慢性疾病导致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等情况。
5. 血热妄行:情绪激动、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可致血中蕴藏之热邪亢盛,使血液失去正常调节而溢出脉外形成出血。这类情况多见于青年和壮年男性。
以上就是血证常见的几种病因病机,在实际诊疗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上一篇:脉搏触诊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扶正解表适用于哪些体质的人群?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