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猩红热
(二)临床表现
1)普通型:
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如上所述。有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及一般中毒症状,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1周左右。
(1)前驱期: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有咽痛、吞咽痛、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出血点或红色斑疹,即黏膜内疹,一般较皮疹先出现。
(2)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天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然后按照触诊顺序消退,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典型的皮疹的特点为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中毒重者可有出疹,患儿常伴瘙痒。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及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其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Pastia)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在皮疹旺盛时在腹部、手足上可见到粟状汗疱疹。
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一般为非化脓性。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遍布全身时,体温逐渐下降,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退。
(3)恢复期:退疹后1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顺序与出疹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为典型表现。脱皮期持续2~4周,无色素沉着。血白细胞计数增加,多数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加达80%以上,核左移,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及Dohle小体,嗜酸性粒细胞初期不见,恢复期增多。
2)轻型:低热,全身症状轻,咽部轻度充血,皮疹少、色淡、不典型,可有少量片状脱皮,整个病程约2~3天,易漏诊,近年来多见。
3)重型(中毒型):此型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剧吐、头痛,皮疹呈片状或出血性瘀斑,甚至神志不清,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瘀斑,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周围循环衰竭、中毒性休克、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4)外科型:病原菌由创口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