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定期考核对于医生有多重要?
可以说是不亚于医师资格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暂停执业活动三到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之后再次进行考核,第二次考核不通过的将直接吊销执业医师证书。
医师定期考核多久一次?
新医师法规定,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定期考核周期为三年。
谁应该参加医师定期考核?
全省所有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内的注册医师,除当年注册的新医师外,无论职称高低,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是执业医师还是执业助理医师全都要参加考核。
医师定期考核的内容是什么?
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的考核。
工作成绩、职业道德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评定,考核机构复核;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业务水平测评形式包括:
个人述职;
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考试,以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
对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的检查;
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
工作成绩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一定阶段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
职业道德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医师职业道德由所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评定,考核机构进行复核。
医师应该在定考系统中同时参加「人文医学知识」考核,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等。
职业道德评定不合格还需参加业务水平测评吗?
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职业道德评定不合格即本周期考核不合格,不需要进入业务水平测评环节
符合哪些条件可以执行简易程序?
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执业行为记录,且:
具有 5 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执业行为记录的
具有 12 年以上执业经历的
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