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博士医考杭州分校的学员,我叫庄莹,在 2024 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为临床(执业)。考试成绩: 443.
其实从报考医学院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一生不同阶段就面临考考考了。2024 年报完名后,我的信心爆棚的不得了,心想着有这么久的时间准备,一个小小医考完全不在话下了。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骨感!我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我早已不再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了,作为一个脱离临床十年,还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娃,再加上不是在出差就在出差的路上的工作性质,外加周末还充斥着各种培训学习会议,我的医考学习就悬了…
报完名到 2024 年 4 月,我才看了呼吸系统,其他的都还没有开始,课后习题准确率更是只有 15.8%.在我一筹莫展,万般焦虑之时,4 月 7 日的一条朋友圈让我看到了希望,是杭州张博士医考分校周杨鑫老师发的封闭营通知。这是谁?张博士医考?再翻翻聊天记录,和周老师的聊天停留在 2021 年咨询过医考的问题。因为不太了解张博士,但是又迫于现实,我急需要快速的过一下理论,仅 5 分钟我就决定选择周老师通关班的建议。
2024 年 4 月 19 日如约而至,我到了上课地点发现座无虚席,原来有这么多人选择张博士啊,是我狭隘了…现场的学员中我算是中年梯队,刚开始的面授课呼吸内分泌和妇儿,我貌似还能吃点大学那会的老本,很容易跟上老师的节奏,到后面的循环神经精神运动传染病我就完全跟不上了,正当我好像又要开始焦虑的时候,消化李老师和循环姚老师给了我一阵强心剂,他们说我们这一期学员是他们带过的学员中反应最快的,对我们的信心很足,只要好好把课上串讲的知识点消化了,通过考试肯定是没问题的。再看看周边有非科班出身的学员,有不从事医疗的学员,还有 50 岁的大哥都在那么用功学,我被深深触动了。无论当天课程结束多晚,我都会把当天的笔记整理一下,而不是书上画画,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好像真的挺管用的,课后做题正确率能提高到 46%了。
第一期封闭营结束,我对执医考试有了一个大的概念,收获最大的应该是掌握了对照考试的知识点去重点复习和练习。这个学习方法最起码能够让我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五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技能考试,通关班群里早就列好了学习计划,而且每天会发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的题目,建议大家每天手写拍照提交,群里的老师次日也会批阅并指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提升,分校周老师更是在实操教室准备了充分的练习用具,一天查体一天外科操作的要点讲解,不厌其烦的给学员答疑(要狠狠的夸一下杭州分校的周校长,那真的是恨不得把自己会的都教给我们,而且脾气性格超级好),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我坚持了两周,卓有成效。最后也顺利通过了技能考试。
距离笔试还剩下最后一个月了,我因为工作的缘故,考完技能后就没有时间看书刷题,真心感谢笔试面授班和最后的冲刺点题班,7.19-7.28 的笔试面授课,五大名师现场给我们教授理论考点,串讲相关科目知识点,让我又快速全面又有重点的过了所有考点,尤其是基础学科,实现了从 0 到 1 的突破,最后也考了 98 分。说真的,专业的事情真的得由专业的人来做才行!比如我对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并发症看了十遍也记不住的地方,老师一点就通了,学习真的是有诀窍的!最后一周的点题班,白天两小时做题,然后听名师讲解,好像一下子就摸清了考试的套路似的!
回顾整个医考历程,虽然学习考试靠的是自己,但是有专业的老师给你指点迷津答疑解惑,有热情好学的同学和你一起并肩作战挑灯夜读,每天的学习效率都事半功倍!就算前面没有好好复习,抓住最后的面授课和点题班讲解的机会,用心去学习,认真去理解,考试真的不会太差的。再一次由衷的感谢张博士医考的讲师们,感谢杭州分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这段经历将会是我新征程的动力,不断激励我的成长!
医考陪伴,我只推荐张博士!
(补充说明:通关班包含了封闭营,技能面授,笔试面授,名师讲题,冲刺点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