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是中医助理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指导脏腑用药
药物“五色”“五味”与五脏之关系,是以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五行属性来确定的。临床脏腑用药除根据五色、五味归属指导运用外,还应结合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和升降浮沉理论来综合分析,辨证应用。
2.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运用五行母子相及与相乘、相侮关系来说明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掌握了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以后,临床上除针对有病脏器进行治疗外,还应注意其可能被传及的脏器,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控制其传变。如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另外,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盛或衰。而“盛则传,虚则受”,则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
3.确定治疗原则
根据相生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母和泻子,即所谓的“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疏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和扶弱,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被乘为弱,必须补之。
4.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疗法方面,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5.针灸疗法方面
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确定疾病的治疗选穴。
6.精神疗法方面
依据五行的相生相克,人的情志活动也有相互抑制的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