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腔主治 > 相关专业知识 > 核医学基础的概述
核医学基础的概述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成子云 2024-08-29 15:29:03

该内容是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请参考。


(一)基本原理


1.基本概念 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分为实验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临床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核医学影像是显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图。由于药物根据自己的代谢和生物学特性,能特异地分布于体内特定的器官与病变组织,标记在药物分子上的放射性核素放出射线能在体外被探测,因此核医学影像是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代谢、功能相结合的显像。此外,核医学尚还包括器官功能测定、放射性核素治疗和体外分析法。


2.基张博士医考网http://www.guojiayikao.com本显像原理 核医学显像属于放射性核素示踪方法的范畴,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引入人体后,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方式浓聚于特定的正常脏器组织或病变组织。放射性核素显像可显示人体某一系统、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达到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目的。


(二)成像特点与设备简介


1.基本特点 在目前的影像医学中,X线诊断学、磁共振影像诊断学和超声影像诊断学的显像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人体器官的组织密度或其他物理特性的差异成像,反映人体器官组织的解剖结构;核医学影像是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显像。这样有机的结合正反映了核医学显像的优势和有别于其他影像学方法之处。


2.设备简介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发展从闪烁扫描机、γ照相机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从人体整体水平、器官水平到组织水平、分子水平,紧跟现代科学的飞跃发展。


(1)闪烁扫描机:是最初期(20世纪50年代初)的核医学影像装置。扫描图反映脏器各个平面的综合静态图像,无法进行动态显像。


(2)γ照相机:是20世纪50~60年代发明的一次成像的核医学影像仪器,开创了核医学显像的新纪元。用于全身骨显像,还可进行快速和慢速的动态显像。


(3)发射体层成像(ECT):ECT是计算机与核影像技术相结合后发展的大型精密核影像仪器。ECT显像是反映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图,既反映解剖结构又反映器官的生理和功能。


①SPECT:数字化探头的γ照相机并可环绕人体纵轴作360°步级或连续转动,从不同角度获得被脏器浓集的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经计算机重建而获得断层影像。它克服平面显像因器官、组织重叠造成的遮掩,提高了对深部病灶的分辨率和定位准确性,对脑、心肌、肺、肝脏等大脏器深部小病变的探测分辨率有明显的提高。SPECT放射性药物来源较广,能进行放射性核素体内分布相对比较显像,但进行体内定量显像较为困难;②PET:用正电子衰变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在人体内放出的正电子与组织相互作用,发生正电子湮灭向相反的方向发射两个能量为511keVγ光子,PET将这两个呈相反方向的光子所产生的电脉冲记录下来,送入显像系统,计算机以此闪烁数据为基础,生成PET显像。PET在肿瘤、脑和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应用于肿瘤的主要价值在于正确进行肿瘤手术前后分期,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术后残留灶的寻找,复发与照射后瘢痕及坏死组织的鉴别诊断以及疗效检测等。PET对脑部肿瘤、帕金森病等神经受体的显像也有很大优势。与SPECT相比,PE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力。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