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学》龋病病因(龋病四联因素)知识点是口腔医师资格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收集整理,请参考
1.细菌(菌斑中,特殊细菌)
1)牙菌斑:龈上菌斑与龋病有关,是细菌的微生态。
平滑面菌斑:菌斑一牙界面、中间层和表层。
(1)菌斑三个阶段:①获得性膜;②细菌生长:球菌一杆菌一丝状菌。2天形成,链球菌为主;③菌斑厌氧状态:产生乳酸(最多)、甲酸、乙酸、丁酸。
(2)致龋菌特性:①对牙面黏附力;②产酸性和耐酸性;③合成细胞内多糖(加速菌斑形成)与细胞外多糖(提供能量)。
2)细菌
(1)链球菌属:G+兼性厌氧菌。
变形链球菌:冠部龋病、根部龋的主要致病菌。
血链球菌:最早定居。
轻链球菌:牙菌斑中最常分离。储存多糖。
(2)乳杆菌:G+,正常菌群,参与龋进展,牙本质龋有关。是龋病进展的结果。
(3)放线菌属:G+,根面龋协同作用。
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和酵母菌——增加。
血链球菌,韦永菌——减少。
2.饮食因素
(1)碳水化合物。致龋性:蔗>葡>果>麦>乳>山>木糖醇(甜味剂)。
(2)氟。抗龋机制。①降低溶解性、促进再矿化;②抑制细菌酶、抑制菌生长;③降低表面能、解除蛋白质、细菌吸附。
(3)磷酸盐:抑菌,缓冲,降低釉质溶解,磷酸钙再沉积。
3.宿主因素
1)牙(解剖、理化和排列)
下6:咬合面、颊面、近中、远中和舌。
上6:咬合面、近中、腭面、颊面和远中面。
2)唾液
3)全身状态:营养,钙、鳞、维生素、蛋白质。
4.时间
「国家医考网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