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含助理《口腔黏膜病学》—药物过敏性口炎
口腔医师资格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收集整理,请参考
一、病因
1.药物:①解热镇痛(阿司匹林);②抗生素(青霉素,链霎素,四环素,磺胺类);③催眠抗癫痫(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④中成药。
2.皮损:红斑、丘疹、大疱。疱性红斑最常见。
3.固定性药疹:病损出现在比较固定的位置。
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莱氏综合征):重型药物超敏反应。
二、诊断
①有明确的用药史;②突发的急性炎症,口腔黏膜及皮肤损害;③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
三、鉴别诊断
1.多形渗出性红斑:靶形或虹膜状红斑。自限性,复发。好发于青壮年,春秋两季。黏膜充血、红斑及水疱,糜烂、假膜。
2疱疹性口炎:婴幼儿,成簇小水疱。
四、治疗
(1)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
(2)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或静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推注。
(3)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4)面积广泛,糜烂和渗出严重者,可给子泼尼松。
(5)局部用含漱剂含漱或湿敷。
五、预防
(1)询问药物过敏史;(2)建立药物过敏卡;(3)过敏原浸出液做脱敏治疗。
「国家医考网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