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基础理论:饮食所伤的几种情况
中医基础理论:饮食所伤的几种情况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李靖 2012-04-06 11:10:14

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辅导之——饮食所伤的几种情况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饮食不节:即饥饱失常和饮食规律失常。饮食物是后天化生气血的源泉,应以适量、适时为宜。若饮食过饥、过饱,失其常度,或进食失其规律,则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过饥,则营养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必然虚亏而为病。如婴幼儿因母乳不足,营养不良,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成人因进食过少,营养不足,可致气虚血亏,形体日渐消瘦,正气虚弱,卫外无力,而易感外邪或早衰。故《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过饱,即饮食过量,超过了脾胃的纳化能力,亦可导致脾胃损伤,致使饮食物不能及时腐熟和运化,以致阻滞于内,形成宿食积滞。从而出现脘腹胀痛,恶闻食气,嗳腐泛酸,呕吐或泻下臭秽等食伤脾胃病证。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种病证,临床上又以小儿为多见,因小儿进食常缺乏规律性,而其脾胃的运化功能又较成人薄弱,故食滞日久,则可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聚湿、生痰。若婴幼儿食积日久,脾胃功能极度虚弱,正虚邪实,则又常可酿成“疳积”,出现手足心热,脘腹胀满,面黄肌瘦,大便溏泄等症。若成年人饮食过量,还常能阻滞肠胃经脉气血的运行,或郁久化热,伤及气血,形成下利、便血及痔疮等病证。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中气不足,亦可导致营卫虚弱,抗病能力降低,易于招致外邪侵袭而发病。此外,饥饱失时,饮食规律紊乱,失其节制,也同样能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功能减退而发病。
饮食偏嗜:是指饮食内容有所偏颇,或惯食过冷过热饮食物而言。饮食种类应适当调节,其冷热程度更要适宜,方能起到全面的营养互补作用,而不致损伤脾胃。若饮食偏嗜,寒热失常,则易于引起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或导致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以及脾胃功能的损伤而发病。饮食偏嗜,主要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① 饮食有偏,营养成分缺乏:指饮食偏颇,某种营养成分减少,久则可形成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病症。
② 饮食寒热失宜:如过食生冷,则易损伤脾阳,导致脾胃虚寒,运化功能紊乱,从而寒湿内生。可发生腹痛、泄泻等症。若过食辛辣,或进食烫热食品,则易伤胃阴,引发胃热。胃热上熏,津液被灼,无以上承,故可出现口干、口臭、消谷善饥等症。因此《灵枢。师传》告诫人们:“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即是说饮食过冷过热皆不相宜。
③ 过食肥甘:中医学认为,过食油腻肥甘厚味,则可损伤脾胃,易于积湿生痰、化热化火,易发消化不良,易患痈疽疔疮,甚则动风,发为半身偏枯等病症。
④ 饮食五味偏嗜:中医学认为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对于人体的五脏及其功能都有不同的营养作用。而五味之偏嗜,则可影响脏腑正常功能,导致脏气偏胜,诸病丛生。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素问。五脏生成篇》亦说:“多食咸,则脉凝血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伤也。”
同时《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木乘土);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水乘火);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土乘水);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火不生土);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金乘木)。”由此可见,五味偏嗜,不仅可直接引起本脏的病变,而且可以影响脏腑之间的关系,引发多种病证。
⑤ 嗜酒无度:中医学认为嗜酒无度可酿生湿热痰浊,从而引发多种疾患。古代医家对于饮酒之弊病,多有论述。
饮食不洁:饮食不洁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可引起多种肠胃疾病、食物中毒及消化道传染病之发生。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每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脓血等症;若进食被毒物污染之食物,则可引发食物中毒;若进食被虫卵污染之饮食物,则发作寄生虫病。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