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中医外科学 > 疔疮走黄概述
疔疮走黄概述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张敬 2012-10-09 10:46:55

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医执业考试辅导之——疔疮走黄概述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本病是疔毒走散,四散经络,入于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危险证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化脓性感染(脓毒败血症)。

1、多先有疔疮病史,其中以颜面部疔疮及烂疔合并走黄者多见。

2、疮顶忽然陷黑无脓,肿热软漫,迅速向周围扩散,边界不清,皮色由焮红转为暗红。颜面部疔疮并发者,还可见面目俱肿,口鼻肿胀等症。

3、全身寒战,高热多在39℃以上,头痛、烦躁、胸闷、四肢酸软无力;或伴恶心,呕吐,口渴喜饮,便秘腹胀或腹泻;或伴咳嗽,气喘,胁痛,痰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痉厥等症状。

4、血白细胞总数在15000以上,中性白细胞80%以上,血培养多有细菌生长。

5、可有流注、附骨疽、肺病等并发证。

6、疔疮毒邪走散称为走黄,其他疮疡引起疮毒走散,称为内陷。

走黄来势急暴,正盛邪实;内陷来势较缓,除邪实之外,尚有正虚的一面。

本病是由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于治疗未能及时控制毒势,或挤压碰伤,过早切开,或误服辛热之药及食酒肉鱼腥,或艾灸疔头,更增火毒,以致机体失去护场,疔毒走散,入于营血,内攻脏腑而成。临床以疔头忽然暗黑,肿势蔓延,心烦作躁,神识昏愦为主要表现。

从临证实际而论,凡生疔疮,皆可能发生走黄。然相对来说,颜面部疔疮,因其所生之处,血脉丰富,经脉繁多,又为诸阳所聚之所,烂疔因春病势急暴,化腐甚巨,故走黄者较多。疔系火毒之患,火为阳邪,其毒入于营血,必耗伤营阴,扰动血分。内走脏腑,最先受累者为心、肝于脏。火毒攻心,神明则乱;火毒传肝、动风痉厥。或毒气入里,渐伏渐深,气血不能流通,阳郁于内,可有真热假寒之症。或火热亢极,灼伤阴液,甚而动灼真阴,而有亡阴之变。或疔毒随气血流行,横窜逆走,四散经络,聚结而成流注或附骨疽。治疗以凉血清热解毒为原则。

气营两燔证[证见]寒战高热,头痛烦躁。汗出口渴,恶心呕逆,肢体发麻,便结尿赤。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而大。

[治法]清气泄热,解毒凉营。

[方药]

1、主方:白虎汤(张仲景《伤寒论》)合清营汤(《温病条辨》)加减处方:生石膏60克(打碎),水牛角60克(剉末先煎),生地30克,丹参12克,元参12克,麦冬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川黄连6克,竹叶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高热不退者,加羚羊角粉1克(调服)。恶心呕逆者,加陈皮9克、竹茹9克。便结者,加生大黄12克(后下)。

2、中成药西黄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解毒清营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金银花15~30克,连翘15~30克,蒲公英15~30克,干地黄15~30克,绿豆衣15~30克,白茅根15~30克,生玳瑁9~15克,牡丹皮9~15克、川连3~9克、生栀子6~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毒入营血证[证见]壮热不退,或身热夜甚,躁扰不宁,或神识昏蒙,或神昏谵语,或痉厥抽搐,或皮肤发斑。舌质红降,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清热。

[方药]

1、主方化斑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处方:水牛角60克(剉末先煎),知母9克,元参12克,黄连6克,山栀子12克,黄芩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紫花地丁9克,青天葵9克,生甘草6克,丹参9克,生地黄3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1)西黄丸,参照气营两燔证用法。

(2)新方安宫丸,每次5~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新雪丹,每次3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解毒凉血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犀角(用水牛角60克代),生地炭15~30克,双花炭15~30克,白茅根15~30克,天花粉15~30克,蚤休15~30克,莲子心9~15克,紫花地丁9~15克,生栀仁6~12克,生甘划6克,川黄连9克,生石膏60~12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疔毒内闭证[证见]面青唇焦,神识恍惚,眼中见火,四肢发厥,胸腹灼热,气粗喘闷。舌质红绛,苔黑而有芒刺,六脉沉伏,或暴而不见。

[治法]宣泄血毒,清透伏邪。

[治疗]

1、针刺取穴:少商双,少冲双,曲池双,委中双。刺出血。作用是宣泄血分热毒。

2、中成药

(1)新雪丹,每次3克,每日2~3次,温开水调服。

(2)玉枢丹,每次1.5克,温开水化服。

(3)蟾酥丸,每次15粒,温开水送服。

3、待厥回脉出肘,按毒入营血证论治施药。

4、单方验方:水牛角地黄汤加味(黄耀燊验方)

其他疗法处方:水牛角31克(磨汁),鲜生地黄31克,紫花地丁31克,野菊花31克,金银花31克,生石膏31克(先煎),牡丹皮9克,大青叶9克,黄连9克,半枝莲15克。每日1剂、水煎服。(注:本方方名由编者所拟。)

壮热亡阴证[证见]身热烦躁,神志恍惚,大汗淋漓,其味咸,四肢温,呼吸喘促,渴喜冷饮。舌红而干,苔黄而焦,脉细数无力。

[治法]生津固阴,凉血解毒。

[方药]

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竹叶黄芪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石膏30克(打碎),麦冬15克,白芍12克,生地黄15克,竹叶9克,甘草6克,灯芯3克,水牛角60克(剉末先煎),牡丹皮9克,元参9克,银花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犀羚解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西洋参口服液,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口服。

3、单方验方:解毒养阴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西洋参3~9克(另煎服),南沙参15~30克,北沙参15~30克,石斛15~30克,黑玄参15~30克,佛手15~30克,干地黄15~30克,双花15~30克,蒲公英15~30克,生黄芪9~15克,紫丹参9~15克,玉竹9~15克,麦冬9~18克,天冬9~18克。水煎服、每日`剂。适用于疔疮走黄正气已伤而毒热未尽阶段。

外治法参照各种疔疮外治法。

1、使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参照“疽毒内陷”有关内容。

2、饮食疗法参照“颜面部疔疮”饮食疗法。

3、预防调护

(1)凡生疔疮,严禁局部挤压,避免碰伤,严禁早期切开,特别是颜面部疔疮。

(2)疔肿局部禁用艾灸。

(3)忌食辛辣、醇酒、荤腥动发之品,忌服辛热药物。

(4)避免情志抑郁或忿怒,禁房事。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