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综合 > 复习宝典 > 病因学说分类-
病因学说分类-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王慧娟 2015-12-09 10:09:28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请参考。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张博士医考论坛bbs.guojiayikao.com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发病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请参考。

病机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 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经络的四海简述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