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物理学的配伍变化是指药物配伍时发生了分散状态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改变,如发生沉淀、潮解、液化、结块和粒径变化等而造成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物理配伍变化属于外观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
(1)溶解度改变: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常因药物在混合后的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沉淀。包括提取、制备过程发生溶解度改变、吸附、盐析、增溶等现象。例如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或丙二醇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时往往析出氯霉素。但当输液中氯霉素的浓度低于0.25%则不致析出沉淀。
(2)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①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如中药的干浸膏、颗粒以及某些酶、无机盐类等含结晶水的药物相互配伍时,药物易发生吸湿潮解。②能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药物配伍时,可发生液化而影响制剂的配制。但樟脑、冰片与薄荷脑混合时产生的液化不影响疗效。③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后而又逐渐干燥会引起结块。
(3)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乳剂、混悬剂中分散相的粒径变粗,或聚结或凝聚而分层或析出。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可直接影响制剂的内在质量。
上一篇:药物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下一篇:化学的配伍变化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配套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