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操作指导 > 器官移植我国已成世界第二 为生命接力期待更多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我国已成世界第二 为生命接力期待更多器官捐献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李蒙400 2018-12-19 10:00:40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器官移植是21世纪医学对人类最重大的贡献之一,从世界上第一例器官移植获得成功,迄今已有近60年历史,全球接受心、肝、肾等器官移植者已达60余万例。我国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改革开放后才进入临床应用,并于2000年后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我国肝移植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2017年,我国实施器官移植手术总数达1.6万例,术后疗效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器官移植的蓬勃发展,我国器官捐献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器官捐献数量从试行阶段的几十例发展到2017年的5148例。但是器官供体短缺依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为1∶20至1∶30。

在刚刚召开的“2018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就器官移植在我国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著名肝移植专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沈中阳教授,沈教授不仅在我国临床肝移植领域做出一系列开拓性工作,还亲历并见证了我国器官移植和捐献事业的发展。他认为,“异种移植解决是器官移植的一个方向,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一旦突破这些方面,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供体来源问题”。

当生命不可挽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捐献自己有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歌手姚贝娜,在生命最后时刻,提出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她用青春和奉献成为器官捐献群体的一个代表。而为了缅怀纪念器官捐赠者,近日,贵州首个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落成,纪念碑上刻着11个人的名字,他们分别挽救了31人的生命。

器官移植是21世纪医学对人类最重大的贡献之一,其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手段,用来攻克那些用其他方法无法治愈的致命性疾病。从世界上第一例器官移植获得成功,迄今已有近60年历史,全球接受心、肝、肾等器官移植者已达60余万例。

“在器官移植的临床运用中,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到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术后生存率也很高,这是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年轻一代共同努力的结果。” 著名肝移植专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沈中阳教授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这样说。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移植大国,器官移植术后疗效接近国际水平

沈中阳告诉记者,随着外科手术学、移植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抗排斥药物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在肾、肝、心脏、肺、胰腺、小肠和多器官联合移植方面均可于国内开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移植大国。

肝脏移植最能体现器官移植的成效。做肝脏移植的病人,都患有不可逆的肝脏疾病,并且病人的生命大多会在一年之内结束。通过肝脏移植,患者的生命最终得以延续。

据介绍,肝移植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从1977年到1983年,中国开始第一轮器官移植。由于当时技术落后,跟国外交流不多,全国只做了约58例肝移植手术,绝大多数手术对象在3个月内去世。之后,中国肝移植陷入“十年停顿”。20世纪90年代,一批在国外留学的学者回国,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外肝移植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国由此掀起肝移植手术的第二次高潮。

当年,也正是怀着“要把肝移植变成临床常规技术”的远大理想,1993年,31岁的沈中阳从日本留学归来,带着从日本背回来的数十套器皿、15套道路管路、20多瓶试剂、7大箱原版医学书籍,开始了他艰辛的创业。

1994年,他主持完成国内首例成功肝脏移植手术,1994年,让沉寂十年的中国肝移植领域重新起航,术后病人存活了11年;1998年,他组建我国第一个移植专业学科,并开展常规肝脏移植;他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个体化序贯治疗方案及治疗路线图”,使肝移植后的五年乙肝复发率由80%以上降到5%以下,使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后可长期生存,解决了我国肝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

经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跟踪到开拓创新的发展,目前,我国肝移植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每年肝脏移植数量大概有4000例左右,2017年,实施器官移植手术总数达1.6万例,术后疗效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从整体上看,“我们国家器官移植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在这些移植里边,大部分不只是改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沈中阳表示。

自愿捐献取得长足进步,但器官捐献缺口仍较大


“器官移植不单纯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国家目前来说,肝脏移植也好,其他器官移植也好,捐献器官的供体相对来说还是非常紧张。”沈中阳表示。

虽然近年来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器官供体短缺依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大概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为1∶20至1∶30。

虽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长期以来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留全尸”等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很忌讳器官捐赠。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30万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仅有1.6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为了获得一个合适器官,许多病人要等待几个月甚至几年,更多的病人因等待不到合适的器官而失去生的希望。

在器官临床移植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我国器官捐献体系也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2007年,我国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走上法治化道路;2015,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自2015年起通过3年努力,带有中国特色的器官捐献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器官捐献数量从试行阶段的几十例发展到2015年的2766例,2017年上升到5148例,实施器官移植手术1.6万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沈中阳参与了组织制定我国心脏死亡及脑死亡标准,制定我国器官获取和使用规范,推动我国首部器官捐献地方条例出台的工作,推动了我国器官捐献体系的建立,提高我国器官移植的国际认同度 。

“我国的器官捐献还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医疗科技的发展、大众对器官移植的深入认识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沈中阳表示,器官捐献,不仅能让患者获得新生,让逝者的生命得以存续,还传递着人间温情,更检验着一个国家文明与法制的成熟度。

异种移植等新技术将成为解决供体不足的突破口


沈中阳表示,目前肝脏移植在器官保存及临床手术方面获得很大发展,但未来还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供体来源不足,科学家正在探索包括开展异种移植,干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生物人工肾的使用等,来解决供体不足的难题;第二是术后免疫耐受问题,即使机体完全接受外来器官不产生排斥,还需要开发新型免疫抑制剂和诱导免疫耐受;第三是如何防治移植后原发病复发的问题,目前虽然乙肝患者肝移植以后可以控制它的再发问题,但肝炎、肝癌原发病的复发还不能加以控制。

“异种移植解决的是供体的问题,是器官移植的一个方向,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一旦突破这些方面,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供体来源问题。”沈中阳认为,他呼吁公众正确看待器官移植提高早期治疗的比例。

据了解,异种器官移植指的是将某一种动物身上培育出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到目前为止,异种器官的移植还是医学界的难点,目前科学家们在寻找适合移植给人类的异种动物器官,尽量克服人体对动物器官强烈的免疫排斥的难题,使得异种器官移植在不久可用于临床。

在今年的“生命科学大会”上,异种器官移植(主要是猪器官)已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很多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为从动物身上寻求病人需要的器官开辟了广阔前景。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