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博士医学院 > 考试大纲 > 应激研究综述
应激研究综述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王慧娟 2012-11-07 15:55:10

北京张博士医考心理咨询师之——应激研究综述

北京张博士医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国内外对应激理论进行了研究,包括应激的含义,应激的生理机制以及应激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理论模型:刺激理论模型、反应理论模型、CPT理论模型、系统理论模型。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在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就业、人际关系、生活状况、家庭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常使个体出现焦虑、烦躁、紧张、情绪低落等现象。研究表明:当个体体验到紧张状态或工作压力时,会产生应激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个体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也是近年来应激成为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领域研究热点的原因之一。

一、应激的含义

应激(Stress)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医学领域,其创始人是加拿大着名生理学家Selye.Selye在其早期着作中把这种现象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GeneralAdaptationSyndsome简称GAS)。大约10年后,他才在他的着作中提出应激这一概念。他最初认为,应激是指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机体上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是非特异性的。Selye以后,许多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对应激的定义又重新进行了界定。Lazarus认为,应激是指环境或内部的需要超出个体或社会系统、或机体组织系统的适应能力。Beehr认为应激是某一情境使人产生特殊的生理或心理需要,由此发生的不平常的或出人意料的反应。我国学者陈宜张认为,应激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或有害刺激以后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P857-877)。据统计,目前应激的定义大约有300多种。随着研究的深入,现代应激理论认为,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P149)。根据上述各种定义,我们知道,应激的产生应包括应激源、中介变量和心理-生理反应三部分。应激源主要是人们在生活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它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任何来自于环境、社会、工作、生活的躯体、精神、心理刺激物等均能使个体处于躯体或心理上的应激。但是这些刺激物不能直接引起应激,在刺激和应激之间还有很多的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有很多,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控性、个性特征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心理-生理反应主要是指各种情绪反应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如个体产生焦虑、情绪低落等心理指标,高血压、头痛、失眠、溃疡等生理指标。

应激研究不仅对医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心理学,尤其是管理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应激研究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是生理应激说;二是心理应激说。生理应激说主要是研究个体面临应激时其体内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反应,如脑垂体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心理应激说主要是研究应激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作用等。和生理应激说相比较,心理应激说是指当应激刺激物作用于个体时,个体的应激反应不仅取决于应激的数量和强度,而且取决于个体对它的认知评价。因此,心理应激说强调在调节和产生应激反应时心理变数的重要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着名心理学家Lazarus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评价出发,提出了应激的心理模型,这对于全面理解应激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应激的研究倾向于将生理和心理结合在一起,并结合社会因素进行研究。

二、应激的生理机制

在应激研究中,对与应激有关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应激条件下,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只有了解应激的生理机制,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制止应激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早期的应激研究突出了应激对免疫的抑制[10],免疫系统和其他生理系统及所有在机体平衡下操作的系统一样,是在大脑调节和控制下增强或减弱的。现代新兴学科心理神经免疫学就反映了此观点。现代研究表明,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在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是通过人体的三个系统来控制应激的,这三个系统分别是神经系统(下丘)、腺体(脑垂体和肾上腺)以及激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其他激素)。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激活及由此引起糖皮质类固醇(GC)分泌的增加,是应激反应的最主要特征。因此,对应激生理机制的研究也是从这三方面进行的。

(一)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下丘-垂体-肾上腺系统在影响免疫系统中发挥中心作用,这就是Antoni所谓的负反馈环。当应激发生时,下丘脑-脑垂体就会发信号给肾上腺系统,肾上腺系统释放一些物质如皮质醇、去氧皮质酮等刺激免疫系统,从而抑制或损害具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和B细胞,导致机体免疫下降。Selye认为外源性因素可激活内分泌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从而强调了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对外界应激的反应。现代神经科学还证明下丘室旁核在启动HPA轴活动中的地位。下丘脑室旁核中的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神经元合成CRH分泌入垂体门脉,刺激前叶释放ACTH,ACTH再刺激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皮质激素。因此,CRH在中枢推动各种适应应激情景下的行为及生理变化,在外周则激活垂体-肾上腺,从而影响免疫系统。

(二)交感-肾上腺能素系统和Selye一样,Cannon在早期的研究中也较重视外源性因素对内分泌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激活,但是Cannon更强调交感-肾上腺髓质。实验表明:恐惧、急性情绪等应激产生时,该系统被激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到血液中,它们通过位于免疫细胞表面的不同肾上腺能受体亚型而选择性抑制免疫反应。儿茶酚胺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或减弱时,释放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其分泌量的多少对应激反应是十分重要的。

(三)应激系统随着心理神经免疫学、心理神经内分泌学研究的深入,Chrousus&Gold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92年提出了应激系统(StressSystem)的概念。该理论认为,CRH和LC-NE均参加了GAS,实验表明,这两部分可通过激活下列脑区影响机体的紧张。(1)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系统;(2)杏仁核、海马复合体;(3)弓状核内阿黑皮素原神经元等。

三、应激研究的理论模型

在当代科学文献中,应激的概念至少应该有下列几种含义。第一种,应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刺激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应激对人是外部的。第二种,应激是指一种主观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应激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第三种,应激是指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纵观应激研究过程,其理论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应激的刺激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应激定义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比如,工作失业、比赛失败、高考落榜等。在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把应激看作是自变量,分析是什么样的刺激环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寻找刺激-反应间的因果关系。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使我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环境刺激会引起人们的不良身心反应,尤其是生活事件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刺激和疾病关系的认识,加速了身心医学的发展。Meyer、Holmes等人在这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揭示了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及精神症状的密切关系,对于人们根据生活事件预测患病可能性并进行及早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