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静脉系统,门静脉主干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其中约20%的血液来自脾脏。门静脉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肝,然后逐渐分支变细,进入肝小叶内的肝窦,再流入肝小叶的中央静脉,经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所以门静脉系统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张博士医考 www.guojiayikao.com
(一)门静脉系统主要侧支循环通路
1.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门静脉血流经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通过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分支吻合,流入上腔静脉。这是最具有外科意义的门–体静脉交通支。
2.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门静脉血流经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与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吻合,流入下腔静脉。由于此处有较强大的括约肌和它所能耐受的静脉压力较高,所以临床上较少出现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出血。
3.前腹壁交通支 门静脉血流经脐旁静脉与腹上深静脉、腹下深静脉吻合,分别流入上、下腔静脉。门静脉高压症时扩张的静脉似“海蛇头”状。
4.腹膜后交通支 腹膜后有许多肠系膜上、下静脉分支与下腔静脉分支相互吻合。
正常门静脉压力在1.18~1.96kPa(12~20cmH2O),术中直接测定自由门脉压(FFP)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如果压力超过2. 94kPa(30cmH2O),则门静脉高压诊断明确。
(二)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脾大、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血流受阻时,出现脾脏充血性肿大。长期的脾窦充血,发生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引起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亢进。
2.上消化道大出血 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大且急。门静脉高压症时上述4个交通支显著扩张,其中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最有临床意义。它离门静脉和腔静脉主干近,压力差大,因而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明显。这些静脉发生曲张后,使覆盖的黏膜变薄,当腹腔内压和门静脉压突然增高时,可以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不易控制的急性大出血。
3.腹水 门静脉压力增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肝内淋巴液的容量增加,大量淋巴液自肝表面漏入腹腔,这是门静脉高压症时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低蛋白血症、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在体内增多,也可引起水钠潴留,造成腹水和全身性水肿。
若想知道更多知识讲解,详见2017年张博士医考外科主治红宝书普通外科学下卷
「张博士医考www.guojiayikao.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费试听
- 网络课
- 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