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外科学 > 胃淋巴瘤
胃淋巴瘤
来源:张博士医考官网 作者:杨兴菊 2017-11-22 11:43:55

原发性胃淋巴瘤是结外型淋巴瘤中最常见者,占胃恶性肿瘤的3%~5%,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以4560岁居多。男性发病率较高。病因尚不清楚,近年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的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发病密切相关,几乎所有胃淋巴瘤病人的胃黏膜上均发现HP存在。

【病理】95%以上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类型以B淋巴细胞为主;病变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黏膜下层出现淋巴滤泡,逐渐向周边蔓延并侵及全层。大体所见黏膜肥厚、隆起但外观完整,对病变进展黏膜可形成溃疡、胃壁节段性浸润或皮革胃样改变,严重者可发生出血、穿孔。病变可以发生在胃的各个部分,但以胃远端2/3后壁和小弯侧多发。恶性淋巴瘤以淋巴转移为主。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常误诊为胃溃疡和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贫血等表现。部分病人上腹部可触及肿块,少数病人可有不规则发热。

【诊断】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窦后壁或小弯侧面积较大的浅表溃疡,胃黏膜可见的多个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胃壁不规则增厚,肿块虽大仍可见蠕动通过病变处是其特征。胃镜检查可见黏膜隆起、溃疡、粗大肥厚的皱襞呈卵石样改变、黏膜下多发结节或肿块等;胃恶性淋巴瘤多向黏膜下层浸润生长,故活检时取材太浅,常难作出正确诊断。内镜超声EUS可判断淋巴瘤浸润胃壁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结合胃镜下多部位较深取材活组织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率。CT检查可见胃壁增厚,并了解肝脾有无侵犯、纵隔与腹腔淋巴结的情况,有助于排除继发性胃淋巴瘤。

【治疗】早期低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可采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清除幽门螺杆菌后,肿瘤一般46个月消退,有效率可达到60%~70%。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存在潜在的高度恶性的病灶,可以选择放、化疗。常用化疗方案为CHOP方案,胃淋巴瘤对化疗反应较好,可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手术治疗胃淋巴瘤有助于准确判断临床病理分期,病变局限的早期病人可获根治机会。姑息性切除也可减瘤,结合术后化疗而提高疗效、改善愈后。可防止病程中可能出现的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

三、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1%~3%,其中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10%发生在结直肠,也可发生在食管、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以往因缺少诊断标志,多与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等胃肠道间叶来源肿瘤相混淆。研究表明,这类肿瘤起源于胃肠道未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其分子生物学特点是c-kit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激酶受体持续活化,刺激肿瘤细胞持续增殖。c-kit基因编码KIT蛋白CD117,是重要的诊断标志物。发病年龄范围广泛,75%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男女发病率相近。

【病理】呈膨胀性生长,可向黏膜下或浆膜下浸润形成球形或分叶状的肿块。肿瘤可单发或多发,直径从1cm20cm以上不等,质地坚韧,境界清楚,表面呈结节状。瘤体生长较大可造成瘤体内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并在黏膜表面形成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瘤体小时症状不明显,可有上腹部不适或类似溃疡病的消化道症状;瘤体较大可扪及腹部肿块。肿瘤浸润到胃肠道腔内常有消化道出血表现;小肠的间质瘤易发生肠梗阻;十二指肠间质瘤可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

【诊断】钡餐造影胃局部黏膜隆起,呈凸向腔内的类圆形充盈缺损,胃镜下可见黏膜下肿块,顶端可有中心溃疡。由于黏膜相对完整,黏膜活检检出率低,超声内镜可以发现直径<2cm的胃壁肿瘤。CTMRI扫描有助于发现胃腔外生长的结节状肿块以及有无肿瘤转移。组织标本镜下可见多数梭形细胞,并且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ll7CD34过度表达,有助于病理学最终确诊。GIST应视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肿瘤危险程度与肿瘤部位、大小、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核分裂象、肿瘤浸润深度和有无转移相关34-3

34-3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

肿瘤大小(cm

核分裂/50HPF

原发肿瘤部位

危险度分裂

2.0

5

610

任意

任意

极低

2.15.0

5

610

任意

非胃

5.110.0

5

610

非胃

任意

10

10

任意

任意

任意

肿瘤破裂

【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手术争取彻底完整切除,术中应避免肿瘤破裂。胃肠道间质瘤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不必常规进行淋巴结清扫。完全切除的存活期明显高于不完全切除的病例。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针对性地抑制c-kit活性,治疗不能切除或术后复发转移的GIST’有效率在50%左右。中高危险度的GIST术后予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以控制术后复发改善预后,也可以用于术前辅助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上一篇:胃癌预后
学习指南
配套图书
红宝书/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系列2023新版

860.00

 购买
年品质如约
300
300+老师团队
333
333家分校服务
365
365天竭诚服务
24小时在线服务 张博士医考客服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06576号-1   咨询邮箱:zhiyeyishi@aliyu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671   投诉电话:18701537533   传真:010-63588455
Copyright © 2007-2029 www.guojiayi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协合张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找组织
扫码找组织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